为进一步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2月13日,雷火竞技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实践队开展文化宣传主题活动,并进入深入阶段。队员们走进山东青岛墨水河、沾化黄河生态区、临沂郯子公园、山西运城舜帝陵庙以及贵州黔中圣山阳宝山,用青年之力为家乡代言。
志愿者王一帆来到了青岛墨水河。墨水河宛如一条灵动的水脉蜿蜒于胶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北部。它发源于城阳区惜福街道标山,一路流经即墨区,横穿即墨城后与龙泉河相拥,又穿过胶济铁路,最终在城阳区皂户村南注入胶州湾。
墨水河不仅占据独特地理位置,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隋代即墨城迁至胶州湾北,其便得名墨水河,虽源头有变迁,但历史脉络绵延至今。1703年大水决口,塑造出如今的河道。从古至今,治理从未停止,即墨城区历史上多次筑坝防水。近年来,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9年河水达标,曾经的“母亲河”重焕蓬勃生机,成为城市生态的关键一环,见证着青岛的往昔与未来。
志愿者姜苗来到了沾化黄河风景区。沾化,静静地依偎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怀抱,奔腾的黄河裹挟着泥沙,日复一日地沉淀堆积,为这片土地覆上了一层肥沃的厚土,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沾化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饶粮仓和冬枣之乡。
悠悠黄河水,流淌着华夏千年文明,同样也深深浸润着沾化这片土地。它的波澜壮阔与生生不息,化作了沾化人民骨子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在沾化的历史文化中,处处都有黄河文化镌刻下的深刻印记。
如今,沾化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精心呵护湿地等有力举措,沾化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志愿者黄子慧走访了郯子公园。郯子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东路113号,是为纪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而建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约13.6公顷,2013年作为郯城县重点城建项目启动建设。园内景观设计融入了丰富的古郯文化元素,设有“孔子师郯”“鹿乳奉亲”“昭公问官”等文化景石,以及少昊殿、朝凤馆等古建筑。此外,公园还利用原有资源,再现了“银果金秋”等自然景观,设有飞虹桥、鹿鸣亭、禹台柳莺等景点。郯子公园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展示地,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游客可以漫步在林间小道,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志愿者马煜光来到了山西运城舜帝陵庙。舜帝陵庙静立于山西运城盐湖区,环境清幽。其规模宏大,按古制沿中轴线对称布局。正殿宏伟,飞檐斗拱精美,壁画绘舜帝生平,石柱龙纹灵动。
舜帝是上古圣君,“德孝”闻名,“孝感天地”,禅让大禹,影响深远。此地祭祀传统悠久,大典时众人齐聚,仪式庄重,传承舜帝文化。
游客漫步其中,能品建筑、探故事、感传统。对员工和文化爱好者而言,这里是绝佳教育地,能学舜帝品德与理念,触摸传统文化脉络。
志愿者黄小青来到了贵州阳宝山。贵州贵定的阳宝山,承载着厚重历史。明清时它是西南佛教圣地,莲花寺等古刹错落,建筑融合多元风格,木雕、石雕精美。《贵州通志》记载其香火鼎盛,冠绝贵州。这里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高耸的莲花峰云雾笼罩,四季景色各有千秋。山间碑刻记录着往昔,塔林庄严肃穆。阳宝山静候着人们前来,探寻它的故事。
本次家乡文化宣传活动,不仅使各参与者更深入地感知家乡文化魅力,在互动体验中感知家乡文化内涵,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山东沾化、青岛、临沂、贵州苗岭以及山西运城的独特文化,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传承家乡文化”的理念,为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审核 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