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2月3日,雷火竞技“益”路有我实践队成员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道迎宾社区开展“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社区服务活动。
活动当天,志愿者牛清瑶来到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道迎宾社区,为传承民族文化,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了蒲草编织的实践活动,负责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一对一的蒲草编织教学服务。一走进服务中心,便能看到陈列架上摆满的无数手艺人的精美蒲草制品,从实用的蒲草篮、蒲草鞋,到富有艺术感的蒲草挂饰和摆件,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自然的质朴与匠心的温度。
许多老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学习一些传统技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感受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牛清瑶耐心地为老人讲解蒲草编织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技巧。从编织的起始步骤到手法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老人虽然动作稍显生疏,但在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方法。
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和老人一起用蒲草制作了盘锦当地特产“河蟹”,不仅体现了当地特色,也寓意着丰收与富足。志愿者手把手地教老人如何用蒲草编织出河蟹的形态,从蟹壳的编织到蟹脚的制作,再到最后的组装,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最终一只栩栩如生的蒲草河蟹呈现在大家眼前,老人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次蒲草编织的社区服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蒲草编织技艺的平台,还通过志愿者与老人的互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通过亲手制作蒲草制品,老人们不仅获得了技艺上的提升,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极大地丰富了社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益”路有我实践队志愿者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投身于文化传承的社区服务事业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核 孙哲)